日期:2023-03-24
3月10日,由上海董道律师事务所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董道—上社法学讲坛第二季第一期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正式开讲。
本次讲坛主题—”从古代“循吏”看传统司法文化的传承”,由上海董道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李琰炜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姚建龙做开幕辞,原副所长殷啸虎担任主讲人,同济大学教授陈颐担任与谈人,副所长李建伟担任主持人。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各位师生、上海董道律师事务所律师及各界专业人士参加了本次讲坛。
开幕式上,所长姚建龙首先就上海董道律师事务所对本季论坛的支持表示感谢。其次对第一季讲坛取得的成果予以肯定,并表示除了继续采用第一季的开放式模式之外,第二季讲坛将新设与谈人,邀请离退休老师和所外人员担任,更加充实和丰富讲坛内容。
随后,上海董道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李琰炜发表开幕致辞。表示非常荣幸能邀请到殷啸虎老师和陈颐教授担任开讲人和与谈人。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是法学理论研究界的重要贡献者,上海董道律师事务所是法律实务领域的奋斗者,二者的合作有助于法学理论研究与法律实务的相互融合。 “循吏”作为古代历史中司法领域运用的杰出代表,对现代社会法治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期待本季讲坛能体现法学理论和法律事务的结合,预祝董道—上社法学讲坛期期精彩! 主持人李建伟副所长表示,非常感谢姚建龙所长和李琰炜律师对本次讲坛的开幕致辞,相信上海董道律所和法学所的合作在推进法学研究的道路上一定能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同时表示非常钦佩本期主讲人殷老师的科研能力,希望后辈们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接下来,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原副所长殷啸虎主讲从古代“循吏”看传统司法文化的传承,从古代循吏及其法律观、古代循吏的司法观及其实践和循吏对古代司法文化的贡献三个部分,结合古代司法案例,生动有趣地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古代法律文化盛宴。 循吏虽然只是古代官吏群体中的一小部分,但由于其示范意义,因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中国古代衙门的办案实践中,都可以看到循吏司法实践的影子。古代案狱中所记载的衙门办案,实际上就是循吏司法文化传承的记录。因此,循吏的司法观及其实践,也成为中国古代司法文化的重要方面,对今天的法治建设依然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与谈人陈颐教授曾是原副所长殷啸虎老师学生,时隔28年再次听到殷老师授课,感慨颇多!对殷老师的分享内容更是给予高度评价。陈颐教授从“循吏”和“酷吏”相对照出发,提出现代社会应传承古代优秀的司法观念,营造清明清朗的社会理念。 在李建伟副所长的主持下,李琰炜律师结合司法案例回应了殷老师的“循吏”;尹琳老师也分享了自己以人民监督员身份接触到的司法案例,强调了教化的重要作用;邓少岭老师和胡译之老师也针对本次主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和殷老师进行深入探讨。 最后姚所长对本期讲坛进行总结。再次感谢殷老师的精彩分享和陈颐教授的精彩点评,感谢董道律师事务所团队和各位旁听的老师、同学亲临现场。本次讲坛圆满结束。 董道-上社法学讲坛简介 董道-上社法学讲坛是由上海董道律师事务所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合作推出,旨在融合理论研究和法律实践,以期能为国家和上海的法治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董道-上社法学讲坛采取定期举行的方式,每期讲坛主讲人均为法学理论领域、法律实务界的学者或专家,内容立足于法律实践,结合时势,另邀请相关专家或学者担任与谈人,浓厚的学术氛围中不乏趣味性和多样性。